大学名词解释,大学释义及解析

理解能力 2024-10-16 07:30:36 302

大学名词解释?《大学》名词解释如下: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那么,大学名词解释?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是什么100字

四书五经的解释

四书 :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蔽派。

词语分解

四书的解释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贾母因问 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红楼梦颤罩》详细解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 南宋 理学家 朱熹 五经的解释五部儒家宏洞贺经书,即易、书、诗、礼、春秋五代时始印五经。;;宋; 沈括《 梦溪 笔谈;活板》遂通五经。;;《后汉书;张衡传》详细解释.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春秋》。其称始于 汉武帝 建

大学理念名词解释

《大学》名词解释如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拓展资料: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历史沿革:

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大学两个字的含义

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学院,[1]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稿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态梁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大学从产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而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大学”一词源自拉丁文的 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它的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已在欧根中世纪的大学,这是在意大利建立和演变而来大教堂学校的神职人员期间中世纪盛期。

根据2021年9月30日教育部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本科1270所、专科1486所),成人高等键闭或学校256所(名单详见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商君书名词解释

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升悔渣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初中:初级中学的简称

高中:高级中学的简称

中学: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

大学: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再我国一般指综合大学。

综合大学:中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前竖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方面吵悄的各种专业。

大学名词解释题

四漏凯散书五经

【拼音】sì shū wǔ jīng

【解孙正释】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返氏《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以上就是大学名词解释的全部内容,大学(University、College)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学院, [1] 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