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信息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信息门户

研究能力 2024-10-29 14:23:27 182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信息平台?网页链接这是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那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信息平台?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成立之后不久就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第一个研究生院。

1981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学位评委员会。

1983年,国家在人民大会堂为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的18名博士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在这18名博士中,7人是中国科技大学培养的,从此奠定了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领先地位。

1995年初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对全国试办的33所研究生院综合评估中名列前十。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九五”期间中国科技大学首批成为“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国家又将中国科技大学列为国家9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03年12月累计授予博士学位1211名,硕士学位5615名;自1999年开始,研究生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数5891人,其中博士生1786名,硕士生4105名。

中科大学生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资料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lz8YCkxbiW0hpidKFdRRQ

提取码:mrnd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中科大2025研究生招生简章

网页链接这是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

入选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任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2]校训为“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研究生服务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包括如下专业: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扩展资料

截至2012年9月,学校拥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工程硕士(20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翻译硕士等4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科布局涵盖了哲、经、法、教、文、理、工、管8个学科门类。学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研报录比

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第2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第3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第7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第8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第9名: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第11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第13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第14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第15名: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第16名: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第1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以上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信息平台的全部内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包括如下专业: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