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考试程序,

研究能力 2024-10-03 15:34:54 306

硕士研究生考试程序?那么,硕士研究生考试程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符合报考条件

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学历条件(部分示例)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在职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与学校联系

plaintext复制- 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目标院校,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历年分数线、招生人数等信息,还可以与招生办或者意向导师进行沟通咨询[1]()。 

三、先期准备

确定目标与复习计划

考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和复习计划。由于在职研究生考试学科知识结构可能不够系统,需要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复习,快速理顺知识体系,搭建知识框架,提高专业知识能力,掌握考试所需知识起点,包括对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了解基本思路、领会要点并归纳总结。

复习备考

考研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等。例如,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会计、图书情报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等。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或指定相关机构编制;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考生可根据考试科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还可以找研友一起复习交流,避免长时间复习产生厌倦情绪,打乱复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并缓解情绪上的厌倦之感。

四、报名

预报名

预报名工作一般安排在9月24日 - 9月27日(每天9:00 - 22:00)。

正式报名

正式报名工作通常在10月5日 - 10月25日(每天9:00 - 22:00)。

五、初试

考试时间

初试一般于当年12月的倒数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周末进行。例如,2023年考研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 - 25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

考试科目

第一天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外国语;第二天上午:业务课一;下午:业务课二;第三天(若有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科目)进行相应科目考试。

六、初试成绩查询与调剂(若需要)

成绩查询

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可查询自己的成绩,看是否达到国家线以及目标院校的分数线。

调剂

如果考生的成绩达到国家线但未达到第一志愿院校的复试线,或者参加复试但未被录取,可以进行调剂。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调剂志愿,参加调剂院校的复试等相关流程。

七、复试

复试名单确定

招生单位对考生初试成绩进行登记、统计和测算分析后,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复试基本要求和录取原则,结合本校(院、所)情况拟定复试标准。复试标准须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院、所)长组织有关人员审定,并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和主管部门备案。然后将符合复试资格的考生情况及接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初试考生的情况提供给系(研究室),由系(研究室)征求指导教师意见后提出复试名单。对于个别初试成绩未达到国家教委复试基本要求但招生单位拟对其进行复试的,需上报所在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审批。同等学力考生须全面、严格复试,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资格审查

复试名单确定后,招生单位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情况。

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前由招生单位组织有指导教师参加的复试小组,根据专业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确定复试内容、复试试题和复试形式(口试、笔试或实践环节的考核等,一般以口试为主)。

八、复试调剂(若需要)

plaintext复制- 如果复试未被录取,可再次参加调剂,争取其他院校或专业的录取机会。 

九、录取

plaintext复制- 招生单位根据初试、复试成绩等综合情况确定录取名单,对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2]()。 

以上就是硕士研究生考试程序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