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能力 2024-08-21 11:22:23 178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那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呢?
一、遵循指导原则。
一是要寓教于乐。语文课外活动要做到动中有乐,乐中受教,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活动内容要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二是学生活动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并及时总结评比。教师无需事事包办,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作能力。但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要自始至终给予学生关心辅导,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当好参谋和顾问。

新课程背景下明确要求学生九年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可见课外阅读是新时期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有人说“自主阅读就是开拓精神空间”。的确,要开拓视野、汲取知识光靠学习课文是远远不能达到目标要求的。如何激发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呢?我尝试了以下的一些方法:一、给孩子一个课外阅读的支点,让他们扩充知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外阅读多的孩子,上起课来对很多问题、很多事物都能侃侃而谈,甚至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当老师提问时,能马上反应过来,而且观点、视角都是非常独到的。所以我们说,课外阅读能给孩子一个聪明的大脑,能开启一扇心灵的窗户。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更应该想办法来提高他们的兴趣。我深信这句话“如果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从被动地阅读到爱上阅读是有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给了学生一个课外阅读的支点,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你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的留下来不讲。学生有了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这也就激发阅读的兴趣了。”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获取知识、增强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提高自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一)、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学校图书馆和班级的资源,组织学生经常去阅读书籍;还可以在班级成立读书角,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我班的孩子都知道“1=52”即:你贡献出一本书就可以换读五十二本书。也就像萧伯纳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造一个世界了。倡导学生多读书,并定期的组织读书交流会,谈体会感受。开展故事会、人物风云、中外名著知多少、我读过的好书、一起来读名著等活动,创建读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班级活起来了,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教师应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教师选择和推荐的读物要针对性强,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激发阅读兴趣。1、选择和推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的书籍有的小学生不论什么书,拿到手里就看。由于受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限制,阅读障碍较大,看起来很吃力。如果不对他们阅读的书籍加以选择和引导,会使他们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拿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刚接触拼音,识字不多,可以先引导他们看些注音的读物、拼音报等,这样既能看得懂,又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会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还有,低年级的小学生富于幻想,引导孩子阅读那些短浅有趣的童话、寓言等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至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随着他们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逐步提高,要引导他们扩大阅读面。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指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而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学习语文都有密切的关系,从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此外,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可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介绍有关的书籍。如有的学生喜欢发明创造,就介绍他看有关科技等方面的书籍,这样学有所用,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2、结合课堂教学推荐、介绍有关的书籍我们都知道,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必须立足课内,带动课外。一是介绍所学课文的作者写的其他文章。如学生学习了老舍先生写的《猫》,都非常喜欢,教师可以趁热打铁,介绍他们看一些老舍先生写的其他文章,学生自然会产生浓厚的文学兴趣。二是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之后学生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就趁机介绍几本有关科学认证的书。再如,可介绍学生阅读一些科普文章,了解生物有哪些其它有趣的现象,说给同学听。这种方式既能丰富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能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为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渐渐喜欢上课外阅读。(三)、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让孩子们掌握读书方法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如何从浩瀚的文字中汲取精华,是有技巧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都要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读书就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发现有优美的词句,感兴趣的东西,就把它摘抄下来。积累是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名家名篇,积累自己的体会感悟。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是多么有趣和惬意的事情啊。记课内的,记课外的,课内外相结合,你的笔记中有内容,头脑中有思想。哪还会为作文头疼呢?再写起文章就会有得心应手的感觉。把你读的好故事讲给家长听,讲给小朋友听,做小小故事会的主角,把好的文章推荐给小伙伴,让大家和你一起感受读书的快乐,阐明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是读书值得注意和提倡所在的意义。 此外,同学们读书时,最愿意看也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若读的时候多在头脑中画几个问号,问几个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把书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读与思共进,悟与读同行,手脑并用,边读边想边做批注,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二、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俗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老师也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更富有魅力。教学就是一个考验我们知识武装的过程,优美的语言对于课堂来说,无疑是一股润滑剂,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优美的语言从哪里来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你就是孩子身边最有力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记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是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由此看来,首先教师必须爱好阅读,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老师阅读量大、视野广、有丰富的学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把自身的亮点更好的展示出来,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影响学生喜欢阅读,甚至影响他的一生。“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只要有一桶水,还应该是一股泉水,教师只有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补充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教学生,适应学生渴求知识的需要。三、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1、小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好表现自己,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应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诱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都不要吝啬表扬的语言,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还可以采用评比竞赛、奖励等方法来充分的激励学生。有一次,我在讲《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时,提到了德国的风俗,我故意没有详细说明,就请学生来讲讲德国的风俗,很多同学都踊跃发言,并且能非常清楚、流利的讲述,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号召大家向多读书的孩子们学习,其他的同学都用无比羡慕崇拜的眼光看着他们,受到表扬的学生很兴奋,对课外阅读又有了更高的兴趣。2.定期总结一次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学生还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如果读书活动只开展一段时间的话,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长期坚持才是硬道理。首先让学生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计划包括三个方面: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书目。当然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老师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时时跟进,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读书重在勤,每日坚持是关键。养成爱读书乐读书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好书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就应该从小开始。广读博采,只要适合我们的就拿来读一读,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喜欢的一本书还可以反复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给自己定一个计划,例如“睡前一读”、“午读时间”,建议在周末去图书馆、书店过一把读书瘾。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召开读书主题班会,讲故事、课外阅读比赛,依此促进阅读成果。但如果总是把孩子的阅读局限在小小的范围内,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限制,他们就是一群活泼、欢快的鸟儿,喜欢飞翔在自由的空间里。老师在引导的同时,要“放任自流”任其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孩子爱好文学,喜欢美文,有的孩子喜欢科学,有的喜欢动漫,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些方面的书籍也许会使他立志在此领域奋斗终生。除此之外,老师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也要充分,作业的布置要适当,否则孩子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善于去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轻松、愉快的领着孩子去书的海洋里遨游吧。我相信,有付出就有回报,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引导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自由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快乐,收获成功,相信你会爱上阅读。一切尽在阅读中!

平罗县城关二小 沈丽霞
在“拓展阅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的教学新理念指导下,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尝试,改进使自己的课外阅读指导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
一、帮助选择课外读物
小学生年龄小,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他们往喜欢一些连环画,更多的注意的是其中的图画,而对于文字却是囫囵吞枣,这样的阅读达不到实效。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
1、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推荐引读。一般地说,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是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的通过俗易懂、图文并茂,篇幅短小的作品。从年龄上说,低年级学生较喜欢读配有插图的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则较喜欢读历史题材的传记、小说等,从性别上说,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为多,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从满足其喜读欲入手,向学生推荐引读。
2、结合课文学习推荐选读。由课文的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书籍,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具体做法有:由文及人,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由文及著即到课外去寻找课文所在的原著来阅读,由文及地,即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平时的课外阅读,
3、根据《课程标准》上推荐的内容去引导选择。新的课程标准在规定各学年段阅读量的同时,也特别推荐了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去选择阅读,教育部也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定书目的系列丛书”。这些作品文质兼美,是学生课外读物中的美味佳肴。
4、组织订阅少儿报刊。少儿报刊上的内容是编辑精心编选出来的,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典范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教师可鼓励学生订阅自己喜爱读的有关报刊,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课外读物。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
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还是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来看,都应该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1、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字、词、句、篇入手,去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内容的,但课堂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的知识学习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阅读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选准切合点,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阅读中学会阅读。
2、学会泛读和精读。泛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的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精读,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或精彩片段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泛读是量的积累,同时是精读的基础,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学习典范语言,增强语言修养,提高思想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手段。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对短小精悍的文章,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要求学生精读,熟练成诵,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泛读。……使读有重点,通过泛读扩大知识面,通过精读汲取精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学会使用工具书。阅读文章、书籍,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内容上的障碍。教师要逐步指导学生熟悉《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百科知识全书》等各种工具书的名称、功能及查阅方法;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检索书目、筛选书籍、浏览目录、选择材料。通过查阅释疑,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丰富多彩的,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的进行摘抄记载,有重点地进行批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的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读书卡或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对读到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剪贴下来,储存进自己“采蜜集”中,丰富阅读积累。
5、读用结合。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没有思考的阅读称不上真正的阅读。在平时的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加强阅读思考,读用结合,将阅读过程中的随感、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的感触随时写下来,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写促悟,使读在写中不断迁移升华。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多让学生出主题板报,编主题小报,写主题征文。通过系列活动,促进读用结合,深化阅读效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平时的课外阅读,
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是推动学生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自己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1、故事会,佳作欣赏会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
学生最爱读故事、听故事,也爱讲故事,通过举行故事会,故事大王的评比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外阅读到的精彩内容向大家作介绍,进行交流汇报。
佳作欣赏会就是通过优秀诗文朗诵、竞背、内容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中搜集的优美文章和精彩片断进行赏析交流,这样可以深化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2、编辑手抄小报。编辑手抄小报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知识的归理,梳理。进行手抄小报的评比,可以激发阅读的热情,锻炼学生编辑、选材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
3、读书笔记的展览评比
4、读物的介绍推荐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
师生、学生之间对阅读过的新书、好书进行介绍推荐,可介绍新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也可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5、读书知识竞赛
从推荐的课外读物中,选取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组织竞赛评比,让学生在竞赛比赛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巩固阅读效果。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孩子,只要我们不断引导改善阅读方法,改善阅读环境,孩子们一定能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又是补充课堂学习不足、丰富课余生活的不可缺少的渠道。家庭教育应以引导孩子课外阅读为己任。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有三种类型:
1.消遣型。为了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除此无其他目的,其阅读方式以浏览作随便翻阅为主。阅读武侠小说等,一般均属此类。
2.求知型。为了了解某一方面知识而有目标、有对象地阅读某些书刊,它可以专题阅读,也可广泛涉猎。其阅读方式为细读,甚至还要做点摘录。
3.理解型。为了掌握读物的内容以备他用,故以精读为主要阅读方式,类似于课堂学习中弄懂教材。
家长把课外读物介绍给孩子,不要使用指令性语言,而要讲究“引导”。“引导”包括两层含义:①用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引发他们的阅读愿望。②有序地指导孩子逐步学会读书方法。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具体方法。
1.引读。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兴趣就是主动性。”家长先给孩子讲半个故事或一个开头,留下悬念,好奇心会驱动孩子对读物产生兴趣,产生主动阅读的行为。当孩子读完全书或一部分时,家长与之问答、讨论,以保持兴趣。
2.讲述。孩子读完后,让他复述,既可巩固内容的记忆,又训练了思维和口语表达。进而根据年龄特点,让他们由浅人深地作出有关内容的、形式的、道德的评价,强化情操陶冶、能力培养。还可进行变式讲述,如按情节讲故事,按人物讲故事,按中心编故事等。
3.摘录。中年级以上的孩子应备一本课外摘抄簿,把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摘要记下,定期分类,经常翻阅。
4.应用。摘下的材料分三步应用:先“强迫应用”,不管用对用错都用于自己的作文;再“反复尝试”,在成功与失败中体会自己的应用是否正确;最后“归于自己”,经过多次应用,能将这些材料溶化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阅读尝试。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主动去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好的书籍对学生会受益匪浅,有的坏书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选择书籍非常重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重点向学生推荐这类的书籍,如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等等。 三、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谈几种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或篇章的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一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阅读。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而是快速浏览。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就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因此,我们要努力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五、培养小学生自觉地课外阅读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学习才有更大的帮助。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教师应重视家校联系,构建校内校外沟通、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开放校园图书馆,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建议家长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学生有时间时,随时可以拿到一张报、一本书来读,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总而言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