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高中化学必修二章节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于高中化学的每一章中,高三选修教材最后一单元还专门学习了《实验设计》。进入二轮《化学实验》这块的复习时,不仅要对中学(包括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仪器、那么,高中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八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化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
化学在高中学习中,是很多同学的一大难点,高中化学学习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二的知识框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史上最强高考励志书籍,购买请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化学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图我推荐: 高考化学选择题怎么蒙 化学选择题蒙题技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效方法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不如物理和数学那么有规律。学生的新课学习感觉化学知识杂、乱、散、繁琐,记不牢,听得懂课做不来题,及格容易高分难。高三第一轮复习往往还是沿袭教材顺序,逐章复习,注重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通过一轮复习和练习,学生捡回了遗忘的一些知识,或者对高一、高二吃了夹生饭的地方做了一些弥补,或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对高一、高二的部分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但是一轮复习后,仍没能解决或者较好解决化学繁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穿于高中化学的每一章中,高三选修教材最后一单元还专门学习了《实验设计》。进入二轮《化学实验》这块的复习时,不仅要对中学(包括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还要对性质实验、制备实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定量实验等进行系统归纳,还要求学生会完成一些简单和较复杂的实验设计。
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第六章
思维导图如下: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扩展资料:
1、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听到的、用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内容结构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蛋白质油脂糖类、乙酸乙醇、烃的衍物物、苯乙烯、甲烷烃、有机化合物,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
3、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
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指导学生根据分子结构模型中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及方式,正确书写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5张思维导图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
、
、
、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
: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
的水变红色。
4.
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受
:2NaHCO3△==Na2CO3+H2O+CO2↑
7.
与
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
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
(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
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
1. 定义:
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
。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N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必修二思维导图的全部内容,经过对近几年高考化学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要提高后期的化学备考质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