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

研究能力 2023-11-27 19:18:37 399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6月,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经中编办批准,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以农业生物技术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那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新疆农科院是什么级别

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都比较好,往年考研分数线在360左右。中科院系统现在都是公费生,不需要自己交纳学费。而且补助比高校要高,硕士在800左右,博士3000左右。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张春义,男,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现任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发育和植物代谢及其调控机理。先后参加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油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国际洛克菲勒基金项目—水稻持久抗虫基因工程和国家“863”项目-饲料用植酸酶的研制等项目研究。现主持国家“973”计划“作物特殊营养成分代谢调控”的子课题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

生物与医药属于什么大类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6月,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经中编办批准,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以农业生物技术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挂靠我所的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是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重要的研发基地。研究所拥有7000平方米的实验区和1200平方米的实验温室,在海南三亚、北京平谷和河北廊坊等地建立了田间示范基地,为功能基因大规模转化、作物分子育种、新品种培育及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支撑。

研究所创新岗位编制90人,目前在岗科研人员7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32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2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院级一级岗位杰出人才2人、二级岗位杰出人才4人和三级岗位杰出人才6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8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8%,已成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研究所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国家需求,瞄准国际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前沿,进一步扩大在转基因农作物和重组微生物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并在植物代谢工程和微生物酶工程等学科前沿形成特色,坚持植物和微生物两大学科群及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开展八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植物基因工程,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植物营养代谢和代谢工程,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基因表达体系和生物反应器,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环保微生物基因工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曾先后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南生物研究所、四川省生物研究所,1978年启用现名。1999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西南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发展基地”。

成都生物所设有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研究机构。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以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制为主,同时开展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结构优化研究;生态研究中心重点围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成都生物所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国内众多高校、研究所、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我是中科院的研究生。中科院研究生不要学费。(大部分所)第一年在北京读书,每个月发900块,后两年回所里,各个所就不一样了。我们所就是1500差不多

以上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全部内容,张春义,男,1968年出生于内蒙古。现任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发育和植物代谢及其调控机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